History >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The Restoration Society
The Restoration Society, also called the "Retro Society ", was a famous revolutionary un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October 1903 in Shanghai, by Cai Yuanpei, Tao Chengzhang, Gong Baoquan and others. It aimed at "recovering the Han nationality, returning the lost land, dedicating oneself to the country and retiring after succeeding". Most members of the society were petty bourgeoisie, intellectuals, merchants and craftsmen, with a few landlords and members of the gentry. Some famous members among them were Qiu Jin, Zhang Taiyan, Liu Yazi, etc, and later many of them joined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League.
Text Recommended
功成身退:光复会群像 View Translation
尽管常常有这样不如人意的历史结局,我们还是为历史上曾经的那一幕感到骄傲。他们对理想的赤诚,他们对生命如此执著却又能坦然地面对死亡,他们冒着杀头的危险参加革命,这种理想主义的情怀如今早已远去,我们现在只能从他们身上追寻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这些精神,舍生取义,勇敢,热情,正义,什么时候都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虽然我们自己身上没有了,但不能因此而放弃我们对人性光辉一面的肯定。    章太炎不是什么政治家,曾是他学生的鲁迅称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早年他就是一个以旧学而著名的学者,戊戌变法期间支持维新,参与《时务报》等报刊的编辑,遭到通缉而流亡日本。1902年,他与秦力山等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起草了激动人心的宣言书,此后留学生界爱国团体纷纷出现,都是导源于这次亡国纪念会。1903年他在上海发表著名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把光绪帝说成是不辨黍麦的小丑,并直呼其名,热情地呼唤革命。随后为少年邹容的《革命军》一书作序,两人一起被捕,酿成轰动一时的“苏报案”。    清廷下令查封《苏报》和爱国学社(当时他是那里的教师),租界工部局的巡捕和中国警探来抓人时,其他人都闻风而逃,只有他一个人不逃,认为革命就要流血,没什么可怕,清廷要捉他已经是第七次。他指着自己的鼻子对警察说:其他人都不在,要抓章炳麟就是我!少年邹容得知他入狱的消息,不愿让这位大哥一个人受难,就自动投案。这样的章太炎、这样的邹容今天都已没有了。时代相隔近百年,我依然感到他们在发黄的史书中豪气逼人,为他们人性中的英雄气质而心驰神往。随后他被上海租界当局判刑三年,邹容被判刑两年。狱中他曾绝食抗争,但能以佛经自娱。邹容因为愤激交加,病死在狱中。章太炎和邹容年龄相差较大,情义却十分深厚。邹容的死使他扶尸哭不出声来,他曾多次以饱含感情的笔墨写下他对这位少年朋友深深的思念和对他的哀悼。    光复会成立时他虽然还在坐牢,却是主要发起人之一,他自述“光复会初立,实余与蔡元培为之魁”,光复会也一直将他看作是精神领袖。1906年6月29日,章太炎刑满获释,孙中山派人专程从日本到上海接他出狱,当晚就东渡日本。他加入同盟会,并主持《民报》,当时与梁启超的《新民丛报》论战方酣,来了这样一位学问渊博、文章朴茂的章太炎主持笔政,人们自然是分外欢迎。他也不负众望,写了一系列有战斗力的文章,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战斗的文章乃是先生一生中最大、最久的业绩”。    鲁迅在他晚年写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里说:“我的知道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容的《革命军》序,竟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 “至于今,惟我们的‘中华民国’之称,尚系发源于先生的《中华民国解》(最先亦见于《民报》),为巨大的纪念而已,然而知道这一重公案者,恐怕也已经不多了。”孙中山虽然早就提出“建立民国”的口号,但正式出现“中华民国”这一名称是在章太炎1907年写的文章中。    辛亥革命前,章太炎和陶成章等光复会知识分子就和孙中山分道扬镳。1909年,光复会在南洋重建,第二年在日本正式成立,以章太炎为会长。辛亥革命爆发,章太炎于1911年11月18日返回国内,提出“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的口号。他和宋教仁、黄兴等联名发表了很多有关时局的通电,在民国成立之前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宋教仁被杀,他发表致袁世凯的公开信直斥梁士饴等为“四凶”,驳斥袁对孙、黄的诬陷。连续发表两个宣言,历数袁的罪行。    他发起过中华民国联合会(后改组为统一党、共和党),一度对袁世凯抱有幻想。后来军阀赵恒惕请他去“主考县官”,孙传芳请他“主持授壶”,吴佩孚还要请他当“总参赞”。鲁迅说他“既离民众,渐入颓唐,。。。。。。。但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垢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鲁迅全集》第六卷545—547页)    这两个“并世无第二人”是对章太炎的盖棺定论。说他“三入牢狱”,据现在能看到的资料我们只知道两次,一次是在上海租界被判刑三年,另一次是在北京,二次革命被镇压后,大家劝他去日本,他拒绝流亡,反而冒险入京,写下“时危挺剑入长安,流血先争五步看”的诗句,结果被袁世凯软禁(袁曾对人说过他怕两支笔,一是梁启超,一是章太炎),直到1916年6月袁死后才获得自由,前后近三年。期间他以大勋章作扇坠在总统府门前大骂袁世凯,几次绝食,还严词拒绝为袁世凯称帝上表劝进以换取自由。这才是鲁迅心中的先哲、楷模。    因为陶成章被杀,他终生都骂蒋介石是杀人凶手。1927年国民党曾发出“通缉著名学阀章炳麟”令。    他的一生维新、革命,亲自参与创建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又亲眼目睹了所谓的共和国只不过是军阀们的装饰品,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大大小小的军阀走马灯一样在政治舞台上上演着一出出武戏,而他终其一生不过是个做学问的人,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和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1936年6月,在日本即将大举侵略中国前夕,他留下“设有异族入主中夏,世世子孙毋食其官禄”的遗嘱黯然离世。他死后,非常理解他的夫人汤国梨用五色绸为他结爻,拒绝青天白日旗。她说:“太炎先生为辛亥革命胜利,为五色旗的诞生,出过力,坐过牢,而没有为国民党旗效过什么劳,因而用五色绸为他结爻,最为恰当”。 
解密民国“暗杀团”光复会:解体是因为领导人被暗杀 View Translation
历史是多么的捉弄人,一个由“暗杀团”改名的革命团体,最后却以其主张暗杀的领导人被自己人暗杀而解体。 这个团体就是光复会。 1903年,中国留日学生主张以三种手段进行排满革命:鼓吹、起义、暗杀。一部分人秘密组织了暗杀团,欲先狙击二三重要满大臣,以为军事进行之声援。黄兴、陈天华、龚宝铨等都是当时暗杀团的团员。 次年,龚宝铨回到上海,立即在内地组织暗杀团。因为参加的人数少,龚宝铨就与陶成章、蔡元培商讨,决定扩大组织。于是,光复会遂在上海正式成立。 除他们三人外,章太炎、秋瑾、徐锡麟、王金发等都是会中的著名人物,他们多是主张暗杀的。 当时,蔡元培“觉得革命只有两途,一是暴动,一是暗杀”。他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自任校长,特别注重物理和化学教育,在各门功课中课时最长、学分最多,作为制造炸弹的准备。他知道龚宝铨的暗杀团要扩大时,就积极参与进来,成为暗杀团的一分子。 陶成章一贯赞成暗杀。他在起草《龙华会章程》时,就盛赞张良谋刺秦始皇的举动:“(秦始皇)他恐怕人家造反,便收聚着天下的兵器,都拿来一把火销毁掉了。这个心思,狠不狠呢?哪晓得他还没有死,韩国就有个张良,拿着一个千斤重的铁锤,在博浪沙中等他出来的时候,要打死他。虽然打他不着,到处搜了十日,连影儿也搜不着半个。后来百姓晓得皇帝的本领,不过如此。” 秋瑾更是自号“鉴湖女侠”,在其《宝刀歌》中以诗咏志:“主人赠我金错刀,我今得此心雄豪,赤铁主义当今日,百万头颅等一毛,沐日浴月百宝光,轻生七尺何昂藏。誓将死里求生路,世界和平赖武装。不观荆轲作秦客,图穷匕首见盈尺,殿前一击虽不中,已夺专制魔王魄。” 采用暗杀手段进行“排满”革命,是光复会的革命党人考虑到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而采取的较为可行的方法。因为暗杀行动花费既少,万一失败,损失也不大。 1905年,徐锡麟、陶成章在绍兴设立大通学校,以训练会党成员,并贮藏购到的枪支、子弹。徐锡麟曾想于开学之日,集绍兴城大小清吏尽杀之。陶成章以浙江非冲要地,力劝而止。 后来,徐锡麟将这一计划用到了安庆起义中。1907年7月6日,身为安徽巡警学堂会办的徐锡麟,乘巡警学堂举行学生毕业典礼之际,枪杀安徽巡抚恩铭,仓促发动起义。刺杀对自己颇为器重的恩铭之后,徐锡麟在公堂上大声宣告:“新甫(恩铭字新甫)待我私惠也,我杀新甫,为汉族出气,乃公愤耳!” 结果,起义失败,徐锡麟被俘,心肝为恩铭的护兵挖出。 陶成章曾经北上燕京,密谋在颐和园暗杀慈禧太后,举行革命。他甚至拟于北京开设妓院,以美人诱惑满清贵族,于席间而鸩杀之。 光复会的暗杀活动,曾陷清廷于恐怖之境,大小官员谈虎色变。“自恩铭被刺后,封疆大吏,背不贴席。有设军队以自卫者,有深居简出者,有谕道府以下免迎送者。”有的甚至派人“到东京求和于党人,愿出万金以买其命”。 不过,对暗杀手段的过于依赖,使得部分革命党人醉心于“一击见成败”,不愿意从事艰苦斗争,甚至被用作内部斗争的方法。 1910年2月,光复会脱离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日本重建,陶成章为副会长,会员大抵是同盟会中对孙中山不满的人。 1911年辛亥革命后,杭州光复,陶成章被推举为浙江军政府总参议。他经常在公开或私下场合批评孙中山,孙无可奈何。 1912年1月14日,陈英士密令蒋介石刺杀陶成章。 陶成章获知消息后,躲进了上海广慈医院。结果还是被蒋介石暗杀,做了一件孙中山所不能做、更不能言的大事
追思烈士英魂 永志革命精神 View Translation
 本报讯 今年是辛亥革命胜利105周年,8月18日是武义籍辛亥革命先驱刘耀勋烈士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当天,我县开展刘耀勋烈士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激励每一个武川儿女不忘先志,传承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精神,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合力攻坚,奋勇拼搏。市博物馆、金华一中,县博物馆、民宗局、旅游局等部门和单位相关领导,刘氏后人,熟溪小学部分师生,还有许多自发前来的市民也一同参加了纪念活动。   早上七时许,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壶山脚下的刘耀勋墓前已挤满了人。“作为革命先驱的后代,我感到很光荣,我要以此教育下一代,把先辈的革命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刘耀勋的外孙王兆熙坚定地说。王兆熙今年82岁,但他不顾自己行动不便,依然提早从杭州出发赶回武义。像王兆熙这样匆匆从外地赶回来的人不在少数,其中既有步履蹒跚的华发老人,也有朝气蓬勃的少年儿童,他们纷纷向烈士敬献自己精心准备的鲜花、花圈和挽联。每个人神色凝重,步履坚实,走上前向烈士默哀表达敬意,寄托哀思。大家深情凝视着墓碑,又在墓前深深鞠躬,缅怀先烈。   随后,众人共同参加了在熟溪小学会议室召开的纪念报告大会。“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会前,一曲雄壮高亢的《义勇军进行曲》使会场中群情激昂。在观看了珍贵的史实资料后,刘耀勋烈士纪念馆馆长刘广兴为大家讲述了刘耀勋等革命烈士为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人民自由和幸福而艰苦奋斗的英勇事迹。刘耀勋是武义县城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后经秋瑾介绍加入光复会任参谋等职,是辛亥革命早期浙中地区的领导人之一。为实现民主复兴,他长期与满清政府顽强抗争。1907年5月,刘耀勋率光复军300余人起义。然而,由于起义消息泄露,他不幸被捕,不久后慷慨就义。   “武士铁血耀千古,义气浩然勋长昭。”武义一中退休教师汤瑞连以刘耀勋的姓名创作了一副对联。“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一起为建设伟大祖国而不懈奋斗!”熟溪小学学生代表在发言时说。一番话不仅表达出小小少年的爱国热情,更引发了所有人的共鸣,“发扬革命优良作风,做好本职工作,把爱国热情化作圆梦中华的实际行动。”听众们纷纷表达出了这样的坚定信念。   纪念大会结束后,大家共同前往刘耀勋烈士纪念馆参观,瞻仰烈士遗风。刘耀勋烈士纪念馆于2014年5月在县城中盛路落成。展馆展示了刘耀勋生前的人生轨迹,同时也陈列着孙中山、秋瑾等烈士的革命事迹,现在,展馆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新基地。展馆内,每一份历史记录,都勾画出了革命志士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每一张烈士遗像,都警醒鼓舞后人追忆历史,追思过往,不忘初心。“这次纪念活动意义深远,我深入了解刘耀勋的事迹后,深受感动,我们应该永远铭记浴血奋战、英勇战斗的革命烈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主义精神,继往开来,努力奋斗。”金华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杜志金说。 刘耀勋事迹   刘耀勋,字左斋,又名三春。世居武义城区刘宅巷,生于1866年,农历七月十六日。刘耀勋自幼好学,博览群书、能识大义、意气豪迈,早年就读于金华省立中学,即现在的“金一中”。二十八岁补廪贡生,三十岁补博士弟子员,自科举停罢,游于四海,结织各地名望。他平时热心公益事业,重视教育事业,创办养正学校,兼任校长之职,在地方享有很高的声誉。   刘耀勋痛恨满清腐败,他有志于革命事业,但无处着手,忧愤满腔。后辛亥革命风潮席卷全国,他时有所闻。光绪33年正月,时绍兴大通学堂的名士赵卓来武,经好友周华昌介绍,耀勋与其结识,始知有秋瑾女士,为革命事业举起义旗,思想豁然开朗,决意投身革命事业,遂前往绍兴面见秋瑾女士。刘耀勋接受了民主革命之思想加入了“光复会”。此后,逐步开展革命活动。   光绪33年,秋瑾来武,了解情况后,授刘耀勋为参谋。五月赵卓来武,同中军官周华昌商议起义事宜,周华昌荐举刘耀勋为光复会党军武义督办。后秋瑾发布《五月二十六日起义》的密令,约期发动。不慎机密泄漏,张恭与刘耀勋商议于五月二十一日凌晨提早起义。因为军备落后,且仓促应战,起义军死伤多人。   起义失败后,刘耀勋不幸被捕,1907年五月二十九日,刘耀勋被押解至刑场,慷慨就义,时年41岁。
Knowledge Graph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