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itary and National Defence >Battles, Incidents and Conflicts
Battle of Shanghai
The Battle of Shanghai, also known as the "August 13th Battle" or the "Second Shanghai Incident," was the first large-scale battle of the War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It was also one of the most intense battles in history. The battle began on August 13, 1937, when Chiang Kai-shek led the Japanese troops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 and aggressively counterattacked in Shanghai. Lasting a total of three months, the battle involved about 1 million troops (from China and Japan) and resulted in 300,000 Chinese casualties. The war ended with the defeat of the Chinese troops and occupation of Shanghai by the Japanese troops. Despite the failure of driving out the Japanese, the Battle of Shanghai was successful in keeping Japanese troops from conquering China in three months.
Text Recommended
张治中之孙:祖父参加淞沪会战前写下遗书

)昨天上午,原八路军115师山东军区独立1旅政委牟宜之之子牟广丰、张治中将军之孙张皓霆、抗日名将赵登禹之孙赵瑞明等人,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画卷《浩气长流》缩印本。张治中是指挥淞沪会战、力主联共抗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是国共抗战、谈判史上的重要人物。“祖父曾参加1932年和1937年两次淞沪会战,在这两次重大战役中,他都是指挥者。”张皓霆说,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刻,祖父主动请缨,冲到了抗战的最前线。就在大战前夕的2月15日深夜,张治中写下一封遗书,誓言以身报国。他在遗书中写道:“正是国家民族存亡之秋,治中身为军人,理应身赴疆场荷戈奋战,保卫我神圣领土,但求马革裹尸,不愿忍辱偷生……”赵瑞明说,自己并没有见过爷爷,只是从父辈们口中了解到爷爷的事情。爷爷在子女只有三四岁的时候,就给他们买了军装。“我觉得他的用意是想让子女从小习武,时刻不忘抵御外侮。”“在这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捐赠画卷,就是希望让更多人勿忘国耻、珍爱和平。”牟广丰说,和平来之不易,它是无数同胞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和平环境,把祖国建设成文明富强的国家。据悉,《浩气长流》由50多位著名画家、历史学家历时八年共同创作,是描写、再现中国人民全面抗战悲壮历程的巨型长卷史诗国画,由“故国”、“山河岁月”、“血肉长城”、“精神堡垒”、“信义和平”、“青天碧海”、“愿景·祈祷”等七个部分组成。画卷还印了500套缩印本,长达200多米,重量达18公斤。

书摘——淞沪会战老兵:深战壕+竹板凳诱日军入坑

侯伟功,生于1916年,广西人。1935年考入黄埔军校在广西的分校,是黄埔12期学员。毕业后,侯伟功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7军第24师的机枪连担任排长。在老人的口述中,得知他当初的军长是廖磊,师长叫覃连芳。第7军属于李白(李宗仁、白崇禧)桂系中的王牌部队,而廖磊与覃连芳皆是新桂系中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 1937年,侯伟功老人随部队被调往上海,驻防于海岸边。老人说,部队抵达上海之后,上级交给他们的任务是防止日军进攻这一方滩头阵地,因为在该阵地后面的不远处有一条公路,若日军由海上登陆成功,控制了公路,很快就能令机械化部队长驱直入上海市区。当时的上海由于受到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后签署的停战协定的限制和影响,海岸边缺少防御工事,战略地理对中国军队非常不利。因此侯伟功老人与他的战友到达驻地后,第一件事便是抢修防御工事。侯伟功老人说,这是蒋介石要他们以步兵来打日本的海军。 1937年8月13日,惨烈的淞沪会战爆发了。 据侯伟功老人回忆,战火很快就漫延至他们防守的滩头阵地。在日军的海军陆战队登陆之前,他们部队所驻守的阵地受到日军炮火的猛烈攻击。滩头阵地正面日军一共两艘军舰,每艘军舰上装载得有6门炮。日军的12门炮对着我军阵地齐发,炮弹如冰雹般铺天盖地而来,脚下如地震般剧烈摇晃,所有人都被炮火炸得抬不起头。提起自己抗日的第一场战斗,侯伟功老人激动地说:“第一天,日本人的炮炸死我们很多人,一个营的人都阵亡了!我们这个滩头阵地被打开一个五六百米的缺口,他的登陆部队就从这个缺口上来,我们就赶紧用机关枪阻击他们。日本人看到我们有机枪把守,他们攻不上来,又退了回去。” “晚上我们把被炸烂的阵地抢修好,第二天日本人又来了……。”双目失明的侯伟功老人在讲述起当时的战况时非常投入,他不断地用手比划着,嘴里还模拟军舰与炮火的声音。据老人回忆,第二次向他们发起进攻的日军部队在登陆前同样是用炮火先集中攻击我方阵地,战士们连夜抢修好的工事很快又被敌舰摧毁,而这次炮火令我军伤亡惨重。 炮火覆盖后,日军便由两翼发起登陆。老人说:“这次日本人的坦克、装甲战车也放上来了,他的坦克、装甲战车开来挡在我们的前面,我们的机关枪打上去没用。在我们正面被他打出一个缺口,他的步兵迂回包围了我们。(接着)日本人的16师团的大炮也登陆上来,我们被炸死了很多人。我们没有炮兵,在这上面很吃亏。我们的人死伤太多,打得不行了,只能向后退到一个村庄里面去……” 侯伟功老人与他的战友们退到村庄后依旧顽强抵抗着攻势凶猛的日军。他们在村庄中一片竹林里挖掘战壕,将战壕挖得很深,之后用竹子制作成垫脚的凳子,站在上面射击来犯的日军。当看见日军逼近时,侯伟功即令部下携带着垫脚的竹凳假装撤退。日军以为国军已溃败,一股脑全拥进战壕,侯伟功见日军全窜进了预先设好的陷阱,立即率部冲出还击。由于战壕挖得太深,被困入其中的日军无法实施还击,毫无招架之力。侯老讲到这段时表情也很激动:“战壕里有手榴弹,我们拿起手榴弹就向他们丢,边丢手榴弹边骂‘丢你老母啊’……” 这一次,侯伟功略施小计,成功的消灭了这一小股日军。但没过多久,他们即接到了撤离上海的命令。

Knowledge Graph